1. 首页
  2. 英语知识

英语学习:识读、理解与鉴赏

摘 要:本文在讨论英语教育的终极目的、略论我国英语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英语经典阅读和教学的重要意义,重点探讨了识读 、理解和鉴赏三个层次的经典教学设想,并结合实例予以说明。文章指出,英文经典阅读教学的落脚点在于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旨在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就此而论,“无用”的经典具有“大用”。

关键词:英文经典;阅读教学;识读;理解;鉴赏

我们为什么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即这样做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了解了这一点,我们才能知道通过怎样的方法和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否则我们的教学就是盲目的。为此,本文基于笔者的阅读体验和教学实践,首先探讨对经典阅读教学乃至外语教学的认识,然后以具体文本为例,论述如何在识读、理解和鉴赏这三个层面上实施英语经典阅读教学,以便实现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

英语教育的目标与现状

在其著名的演讲《通识教育》(A Liberal Education)中,英国博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把人生比作一场游戏,而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受教育者掌握这套游戏规则——自然法则,并设法培养他们与这些自然法则和谐相处的“情感”(affections)与“意志”(will)。但掌握自然法则并非是为了征服自然,而是要服从这些支配人和事物的法则,并学会利用和感恩自然的赏赐。这大致就是赫胥黎眼中的“通识教育”,或与“自然教育”(natures education)相对的“人为教育”(artificial education)。這种“人为教育”能弥补“自然教育”的缺陷,为孩子接受大自然的教育做准备。如果说教会学生掌握自然法则的任务主要是通过理科课程来完成的,那么,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和意志则主要是由文科课程来实现的,而英语(包括其他外语语种,下同)作为文科的一门主干课程理应分担这一重任。这样看来,英语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锻造学生以意志驾驭身体的能力,培养他们“敏感、冷静而有逻辑性”的心智。这样,他们才能既充满生机和热情地生活,又受制于“强大的意志力和敏感的心智”,成为通识教育的受益者和真正的人生赢家。我们或可称其为英语教育的终极目的,至少英语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

但众所周知,我们一般都认为英语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作为一门外语,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性工程,舍此,一切都无从谈起。但说到底,这些培养目标都是工具性的,充其量只是英语教学的直接目的,它们理应为一个更大的目标服务,也就是说要为上述的终极目的打基础。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以及老师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理应是在学生理解读物和尝试表达中自然发生的。这大致相当于“做中学”的理念,而不是一味地以任务为导向的操练。机械的学习常常使内涵丰富、生动有趣的经典作品变得索然寡味,甚至令人生厌,学生们至多能了解到其中一些语言点和知识的残片,得到的深刻印象往往也就是某篇课文有哪些生词和语法知识。经过老师讲解、查词典等过程,学生也许会认识文章中的每一个词句,但这篇文章到底在讲什么却未必清楚,更遑论培育人文素养。而英语教学在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上,主要还是为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传递人文关怀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健全他们的人格。

以此观之,我们目前的英语教育与这一目标间还有很大的距离。差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本文所能尽言,这里仅以教材编写为例,谈一点整体教学设计方面的问题。现在的中学和大学英语教材,乃至小学教材,多半受工具理性支配。因强调实用性,教材试图囊括科技、环保、天文、地理、旅游、卫生健康等各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材大大挤占了人文素质培养的空间和时间。笔者认为,这恐怕是对通识人才培养的一种误解。通识教育不是各类专业教育的累加,并非是要面面俱到,而是一种通才素质教育,或可称为“思想的体操”,重在培养学生的优雅气质、健全人格和人文素质,进而发掘其独特的潜质。用一句话来说,它重在“人”的培养。它要培养的是身心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人”;去脱庸俗、境界高雅的人;“世界因我而不同”、引领社会发展潮流的人。这样的人必将厚积而薄发。实际上,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说,只要学生打好英语基础,获得其他专业知识多半只是词汇量的问题,进入运用阶段,学生只要掌握专业术语即可,更何况学习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其他专门的课程,大学阶段还有专业外语教学。因此,英语教材的编写还是应该回归人文素质培养这个本位。要想知道这样的教材如何编写,翻开当年西南联大的《大学一年级英文教本》便知。其中采用的是莫洛亚的《致青年》、林语堂的《生活的目的》、罗素的《教育的目的》、洛维尔的《自由与约束》和帕玛的《英语学习的自我培养》,等等。很显然,这里编入的都是有关人文素养的材料。即便涉及科技,选择的也是引导学生如何反思或形而上地思考科技的材料,如雷姆森的《何为科学?》、比尔德的《技术文明》等,而不是实用的科技知识。

经典的“无用”与“大用”

正是由于当下社会受工具理性支配,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问题:阅读经典有何用?如果说这里的“用”指的就是“实用价值”,那么,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没有用!如果你想通过阅读经典来找一份好工作,或者给你带来强身健体等诸如此类立竿见影的实际好处,那是对经典的误解,我劝你还是就此打住,不要浪费时间来读这些费时劳神的东西。一如科学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实际运用(技术才是),实用性也不是文学经典的必然产物,即它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其实际用途。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经典作品呢?因为经典是人类智识的结晶,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包括了解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在有限的生命和逼仄的生活圈子里增加和拓宽人生体验,知道人何以为人的道理,从而在面对任何人生际遇时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逐渐形成一种旷达的心胸。这样说来,经典并非无用,而是有大用。

至于经典到底有何具体功用,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难以定论。但从柏拉图以降,对文学经典的功用历来大致有两种观点,这些观点都与其功能有关——文学的教育和愉悦功能。这两大功能又关涉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关注内容的人大多强调文学里所蕴含的“普遍真理”,突出其对读者的教育意义,如柏拉图(尽管他认为“诗歌”,即文学作品,会对读者产生消极影响);而强调作品文学性的人则更在意文学的运作过程,认为独特的文学表达形式会给读者带来愉悦,如亚里士多德。历史上把愉悦作为判断经典之标准的大有人在,英国小说家阿诺德·本涅特(Arnold Bennett)认为,经典著作就是那些能给对文学有持久而浓厚兴趣的少数人带来快乐的作品;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甚至把愉悦视为判断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更不用说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者了。

这样看来,经典既包含着“普遍真理”,又能给人带来愉悦。而这两大功效仅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恐怕是无法实现的。如上所述,这些能力的培养只是发挥经典作用的途径,而不是目标。增长知识、学会鉴赏和塑造人格才是英语教育的目的。虽然经典文学作品属于虚构和想象之物,但这种想象多半来源于生活,是创作者观察人生百态和沉思积淀的产物,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結晶,多对读者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如果仅仅把那些优秀的作品肢解成单词的填写、句法的掌握,那简直是暴殄天物。我这么说,并非意味着我们可以无视对学生英语基本功的训练,而是主张在提高学生吸纳和输出英语信息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后者在我们设置的各种练习和活动中至少要达到三分之一的比重。即便是在设计那些旨在夯实学生英语基本功,提高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练习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那些有启发意义的句段,让学生在完成语言训练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人文知识。而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任务的设置主要是以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出现,这样的问题既要基于文本,但又不局限于文本,它应该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时势必会调用他们在课文中学到的语汇和句法结构。这样,他们在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巩固了新的语言知识,并尝试将这些知识运用于表达实践当中。通过这样的“做中学”,学生不仅可提高英语水平,获得新知,或许还能享受到某种乐趣。总之,教师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潜心设计教学,让“无用”的经典发挥其“大用”。

三个层次的英文经典阅读教学

鉴于英语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一门“外语”,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始终都是我们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英语属于人文学科(humanities),而人文学科的重点在于它的人文性,不光是语言本身。例如,西方常常将人文学科等同于希腊语和拉丁语,而在美国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看来,希腊语和拉丁语只有作为文学,而不是语言的时候,才有普遍的人文价值。因此,我们要发掘英语的人文价值,不应该将文学教成语法。纯粹训练语言基本功的教学和练习要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渐次减少,逐步让位于思想内容的消化与吸收,到高级阶段应以检查学生读解能力和设计启发他们思考的问题为主。经典阅读教学在选材上也应有一个渐进的、先易后难的过程,在初级阶段甚至可以选用经典当中优秀的简易改写本。囿于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简介作品的主要内容,并细致讲解精彩片段,其他部分可作为课后任务布置给学生,以读书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验收和答疑。

接下来我重点谈谈对经典阅读教学的设想和具体做法,供大家参考。

经典阅读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个是对英语文字和句段的识读层;第二个是对语篇乃至整部作品的理解层;最后则是基于上述两个层次的鉴赏层。这三个层次是一个渐次的过程,但又是互相关联,不可分割的。识读层主要是指教师教授语言知识,这是最基础的层面,离开它,一切都无从谈起。但学生仅仅掌握语言知识还远远不够,因为他们最多只是对词汇和句子有了识认,有的学生可能每个单词都认识,单个句子也知道意思,但对一篇文章到底在谈什么可能还是云山雾海,或抓不住重点,这就需要进行第二个层次的跟进,即语篇层面的结构分析。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布局谋篇,把握核心论点或主题。如果是论述文,教师就要通过结构分析,让学生懂得文章是如何立论、如何层层推进,以及各个部分的分论点是如何支撑文章核心论点的。这样的逻辑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整篇文章的主旨和架构,还有利于他们自己的写作。如果是叙述文,教师就要重点分析情节的发展、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让学生了解作者采用的是何种叙事手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故事表达的是什么意义,即作品的主题是什么。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任务之后,接下来的就是鉴赏与反思了。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跳出文本,重点思考作品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思考阅读材料带来的启发,认识以前未曾了解的人性或世界的方方面面。在这个层面,教师甚至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引导他们分析所阅读的材料中哪些观点是对的,具有启示意义,哪些是不完整甚至是错的,是应该加以完善和批判的。至此,我们才可以说基本完成了经典阅读的教学任务。

例如,在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题为《如何步入老年》(How to Grow Old)的著名散文中,作者实际上是要论述老年人如何在心理上保持年轻。全文共6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为引论,作者首先解题,并介绍了自己祖先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他自己的生活习惯,以说明积极的人生态度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指出老年人应避免做的两件事——活在记忆中和对青春的依恋;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论述老年人应该做的两件事——培养超脱个人情感的兴趣和对死亡持平和的态度。限于篇幅,这里仅以第三部分一段话为例说明如何实现上述三个层次的经典阅读教学任务。这段话原文如下:

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should be like a river — small at first, 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 and 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 rocks and over waterfalls. Gradually the river grows wider, the banks recede, the waters 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 without any visible break, they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 and painlessly lose their individual being.

从识读层来看,这段话对中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些生词或以前学过但这里有了新意的词,如existence、contain、bank、recede、merge和being等;语法包括被动语态contained、现在分词rushing等。从理解层来看,这里主要涉及一个修辞,即明喻(simile):A is like B.(An individual human existence should be like a river)。此外,這段话的主要特色是平行结构(parallelism)的运用:small at first, narrowly contained within its banks, and rushing passionately past rocks and over waterfalls(这里的contained和rushing虽然分别为过去分词和现在分词,但实际上已经形容词化了,它们与small并列);the river grows wider, the banks recede, the waters flow more quietly, and in the end, without any visible break, they become merged in the sea…。这种平行结构的运用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作者意在模仿河水绵延不断的流淌状:先奔腾而下,然后逐渐变得平缓,最后宁静地融入大海。完成这两个层次的教学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更高的鉴赏反思层了。这段话实际上象征着人生的三个阶段:年轻时充满着激情,像河流的源头那样“激情澎湃地冲过岩石和瀑布”;中年时随着阅历的增加,逐渐稳重起来,像河流那样随着河岸的拓宽,“水流变得更加平静”;老年时随着生命力的衰退,倦意日增,安息的想法并非不可接受,于是就像河流那样“没有明显间隙地汇入大海,毫无痛苦地失去个体的存在”。此外,这段话还显示了作者的一种生命观或世界观,即人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在这个观念的底层还隐藏着一种宗教信仰:世界分为此岸和彼岸;人的生命也是由此生与来世构成的。这最后一点正是我们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和思维的地方,在了解异域文化的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甄别乃至批判上述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上述是我对经典阅读教学操作过程的粗浅看法。应该指出的是,这里有一个逐渐提高的过程。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重点要放在前两个层次,第三个层次略加提示以供基础好、好学勤思的学生进一步追问。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英语学习的深入,教师应该逐渐从第二层次向第三层次迈进,把第一层的大部分学习任务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但教师要针对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提供帮助,毕竟学生学习的是一门外语,而且英语语言的学习始终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只是在这个层级,教师的职责发生了变化,由主要教授语言知识转向给学生答疑解惑,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中的语言障碍,将此时教学的重点放在鉴赏与反思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根据认知规律和阅读目的,识读、理解与鉴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可概括如下:识读是前提和基础,是识文断字层面的辨认;理解是对目标文本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认知,是对鉴赏的过渡和准备;而鉴赏则是读者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阅读经验和知识储备等对文本所作的价值判断和运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鉴赏才是阅读的真正目的,它不仅仅是对文本的评价,也不光是读者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它还包括运用阅读和思考所获提升自己、传播知识、惠及他人乃至改造社会。

基于孔子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之说,梁启超将教育分为“知育、情育、意育”,进而把那种没有“情育”“意育”,只有所谓常识和学识的“知育”称为“‘贩卖智识杂货店的教育”。我们今天的英语教育如果只是传授一些语言知识,最佳状态也不过是让学生掌握了所谓听、说、读、写的技能,那么,这样的教育即便不是“贩卖智识的杂货店”,充其量也只是语言技能培训班,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谋生的手段。这与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人——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要设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文化、历史乃至哲学的意识,而不是让他们一味追求实用性,为功利性所累。在经典阅读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逐渐培养学生判断高尚与卑贱的价值标准的能力,从而向往贤达、见贤思齐;鄙视庸俗、远离宵小之辈,心中始终存有理想的价值追求。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启发学生思考人生与社会,让他们将个体的人生定位与他人及社会联系起来,通观人类整体的利益与发展。

孙胜忠,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以上有关英语学习:识读、理解与鉴赏的内容,来自《英语学习》杂志。

本文来自网络整理,不代表David英语学习网站立场,如若侵权,请联系博主!

本文标题:英语学习:识读、理解与鉴赏

联系我们

1872150894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269200355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