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英语知识

英语学习:学科核心素养下采用KUD模式设定学习以目标提升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赵冬云 李雨萱

英语学习:学科核心素养下采用KUD模式设定学习以目标提升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课堂不仅仅是对教科书上知识的教授,而更多地应该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但现实情况是小学生刚刚学习英语,词汇量非常有限,对语法句式知之甚少,许多与母语不同的语言结构更是学生表达思想的拦路虎。笔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采用KUD(Know、Understand、Do)模式设定学习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与学科素养能力的提升上实现双丰收。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为本的学习模式;KUD模式;学习目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课堂不仅仅是对教科书上知识的教授,而更多地应该在课堂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于是,越来越多的一线小学英语教师设计专门针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活动,如:一年级的小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上学习语音知识时,教师会补充一个有思维含量或深刻道理的故事。对高年级的学生,教师们更是绞尽脑汁设计各种思维活动,不是让学生用英语描述未来城市、未来学校,就是让学生续编故事、讨论“清明节”的民俗文化,或者就请学生借助“六顶思考帽”展开小组讨论…… 一时间,无论什么课型的教学,教师一定要找一至几本绘本来补充。许多公开课上,教师都不把课本内容作为教学核心任务,而是带领6—12岁的小学生用英语讨论那些用母语也难以说明白的问题。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思维能力培养的活动越高阶越好,能体现学生核心素养越多的教学活动越好。

这些教师的设计意图是好的,是想为孩子们营造丰富复杂的情境去学习英语,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层级,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现实情况是小学生刚刚学习英语,词汇量非常有限,对语法、句式知之甚少,许多与母语不同的语言结构更是学生表达思想的拦路虎。这样不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和水平,在课堂上片面追求核心素养的提升而忽略语言基本功训练的做法会顾此失彼,丢掉英语学习的本质——提升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首先,我们不否认“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但是当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追不上思维能力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启动母语思维模式,因此也就不会达到培养其英语思维的初衷。其次,学生日常没有扎实的思维训练作为基础,面对思维杂技式的挑战任务时,就会一脸茫然,不知从何处入手,这些都让我们意识到科学的合理想象与闭门造车式的自钻自造并不是一回事。

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进行核心素养的提升确实是我们一线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关注的要点和倡导的方向。但如何抓住英语教学中语言学习这个核心任务,如何恰当把握住核心素养提升的“度”,这引起了笔者的深思。笔者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用“概念为本的学习模式”设定学习目标,有助于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与学科素养能力的提升上获得双丰收。笔者现将用KUD模式进行日常学习目标的设定做一尝试,并将此方法的理论与具体操作过程呈现给各位同仁。

概念的辨析

核心素养,顾名思义就是人立足社会的最核心的素养,是学生参与未来社会竞争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通过学科课程来实现,核心素养已成为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标。学科核心素养以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为基础,整合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品质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形成核心素养的前提和基础,各学科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程晓堂、赵思奇,2016)。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对学习层次的分类,反映了人们思考和处理信息的路径。根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学生的认知过程维度可以分为:记忆(Remembering)、理解(Understanding)、应用(Applying)、分析(Analyzing)、评价(Evaluating)和创造(Creating)。越基本的学习层次就越关键,层次越高越复杂。由此可以看出,思维层级不是低就没有存在价值。相反,低层级的思维为学生走向高阶思维奠定基础,因此更为关键。记忆、理解和应用这三个层级的训练更应引起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关注。

“概念为本的学习模式”紧紧围绕“知道”“理解”和“能做”三部分,简称KUD(Know、Understand、Do)。围绕这三个维度进行学习目标设定,恰巧也符合克拉申提出的“i+1”理论(i代表习得者现有水平,1代表略高于习得者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清晰地知道自己学习完一个话题或者一个词语、一个句式之后自己应该知道哪些内容、理解哪些概念、利用所学能做哪些事情。下面笔者借助教学中的部分案例来呈现在实际中是如何采用KUD模式来设定学习目标,从而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清晰界定学习要求的。

依据语言学习规律及学生语言能力,帮助学生提升KUD所学内容的能力与范围

1.系统深入理解教材从而帮助学生提升KUD所学内容的能力

作为教师不能只了解自己所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准备前至少要纵向梳理小学教材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发现教材的编者已经遵循语言学习规律,为学习者搭设了不同层级的KUD学习内容。以人教版小学《英语》(新起点)Animal话题为例,教材分别在一年级上册Unit 3“Animals”、三年级上册Unit 4“Pets”、六年级上册Unit 3“Animal World”都安排了与Animals相关的话题。从开篇页中,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学生学习完每个单元应该达到的每个学习目标。

知道(Know):一年级学生能记忆并识别最常见的动物园及动物如tiger、monkey、dog、bird、cat的英文名称。三年级学生能回忆、记忆并识别身边常见的动物如duck、chicken、rabbit、snake、turtle的英文名称,并能用英语描述它们的典型特点,如:“Its big. ” “It has two long ears. ” “Its white.” “It can jump. ”六年級学生则能进一步记忆一些常见动物的英文表达,如penguin、shark、whale, 并能对身边常见动物进行归类,如reptile、bird、fish、mammal、insect等。

理解(Understand):一年级学生能通过图片、视频、动物的叫声等非语言形式的信息识别这些动物的特点。三年级学生能听懂一些用简单英语描述不同动物典型特点的语句,进一步辨别不同的动物,如“ Its small. ” “Its yellow or its black.”学生能识别出这是chicken的典型特征。六年级学生则要求能将常见动物进行归类,如“Theyre reptile / birds. ”等。

能做(Do):一年级学生能够根据动物的局部器官、叫声、影像等信息,用“Whats this? ” “Its a…”来询问或表达自己所理解的相应动物名称。三年级学生能用“What does it look like?”“Its…” “It has…”与别人沟通和交流这几个常见动物的典型特征。六年级学生则应对常见动物用“What kind of animals are…? ” “They are…”表达出它所属的类别。

总之,教师不仅仅要读懂每册教材表面呈现的教学内容,还要清晰、有体系地读懂同一个话题在低、中、高三个学段重复出现的本质目的。同一话题的三次出现遵循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旨在帮助学生定期复现所学语言,也同时遵循了克拉申的“i+1”英语习得原理,帮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语言能力。一旦捋顺背后的逻辑,教师就能借助KUD模式在学生三次接触同一话题时,有的放矢地拓展、复现相关知识,如:在一年级学生学有余力时,帮助学生拓展三年级甚至六年级KUD模式的相关动物内容(rabbit、goldfish、shark等名称);在三、六年级再次、第三次学习这个话题时反过来复习一、三年级的内容。如有可能,教师还可以将教材的链条拉向初中和高中。

同话题之间可以相互渗透KUD内容。同样,在相关联的不同话题之间,我们也可以建立起KUD联系。如Animals这个话题,还可以与Colours、Body等话题相互融入。这种反复复现不断将记忆、理解、应用等思维活动在各种情境中穿织进行,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依据学生能力,遵循克拉申“i+1”原理,帮助学生适当拓展KUD范围

信息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资源。面对任何一个小学阶段的英语话题,我们都可以随手搜索到很多绘本、儿歌、视频以及练习素材。面对这个情形,我们又应该怎样取舍来确定我们的教学材料的范围呢?

(1)“高高山顶立”

作为教师,我们要从高处着手,深入挖掘话题的概念,同时拓展各种维度的思考。北京市海淀区教研室的李静老师以人教版《英语》(新起点)四年级下册Unit 1 My neighborhood为例,在2020年寒假前进行全区教材分析时带领老师们解读了教材。

首先,李老师结合英语学科素养为“This is my neighborhood”这个单元话题制定了多维学习目标:感受公共场所设施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提升对居住地和生活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能够有礼貌地问路和指路。

然后,她带领老师们界定neighborhood的概念:从“人”的角度看,neighborhood也是一种community。北京市的行政划分层级是:市—区—街道;中国大多数城市是由“街道(subdistrict)”“社区(neighborhood / community)”等构成。以一所学校为例,她用地图搜周边的方式帮助老师们理解这所学校的neighborhood都有哪些,学校隶属于某区(district),某街道(sub-district),某社區(neighborhood/ community)等,如:海淀区(Haidian District)学院路街道(Xueyuanlu Sub-district)林大社区(Linda Neighborhood / Community)。

接着,她引领老师们思考社区生活的内容,包括娱乐、健身、便民设施等。同时她还结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中的“方向”,帮助老师了解学生虽已具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识别能力,但还没有学习地图上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方向描述。此外,她还为老师们呈现了她所搜集的各种风格的社区平面图、地图等。这种备课思路将英语学科与数学学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次教材分析为我们很好地阐释了作为教师应该如何“高高山顶立”,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一个话题,看看这个话题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教育启发。

(2)“深深海底行”

深度思考会让教师迸发出令人兴奋的教育火花。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为学生划定一个他们“跳一跳”就能够到的KUD范围,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此处还是以“My Neighborhood”为例,KUD范围的划分如下。

知道(Know):学生能识别社区中常见的公共场所名称如restaurant、post office、bank、grocery(新学)、hospital、bookshop、school、supermarket、cinema、library、park (复现)、drugstore、hairdressers、gas station、coffee shop、bakery、fire station、police station (拓展)等,能记忆相应场所中的工作人员的英语表达,如 waiter、teacher、salesman、baker、policeman等,学生能陈述社区中常见公共场所的位置,如Its between… and… / near…

理解(Understand):学生通过方位的描述能识别相应的公共场所名称,能理解常见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的服务,如“We buy books there.”,能大致描述工作人员的基本工作职责,如“He cooks the chicken there.”。

能做(Do):学生能借助平面图或地图为他人介绍社区基本设施,如“The coffee shop is near the bank. ”,或为他人指路, 如“Go straight. The cinema is on your right.”,能听描述简单地绘制出社区平面图或简易地图。

教师跳出教材本身,围绕话题剖析各个可延伸的维度,依据学生能力,遵循克拉申“i+1”原理深入浅出地构建清晰的学习目标。这样的学习目标既包含了教材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结合学生实际能力适当拓展了KUD的范围,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并巩固、训练了学生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抓住学习细节,随时帮助学生提升KUD所学内容的能力

(1)在词汇学习中提升KUD能力

词汇学习是小学英语课堂上最常见的内容,作为教师如何在词汇学习中落实KUD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层级呢?我们举以下例子说明:

以简单名词ball为例:

现在我们的老师大多都会搜一些各种ball 的图片帮助学生学习(见图1)。

ball这个单词会在低年级英语教学中出现,我们尝试用KUD模式来研究这个单词的学习目标。

知道(Know):低年级学生能通过共性识别出身边常见ball的样子,并且用单词ball来表达。

理解(Understand):低年级学生通过球的不同花纹、大小、材质等来区分各种各样的球,如football、basketball、volleyball、baseball、toy ball等,学生能借助图片、视频、TPR等方式区分不同ball的玩法及特点。

能做(Do):低年级学生能在多种情境中,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识别、归纳、分辨各种ball的共性与差别。能通过用动作和语言来表达不同ball的玩法,如用脚踢表示football,用手拍和投篮筐的动作表示basketball 等。

采用KUD模式梳理教学资源之后就会发现一张PPT就不够支撑学生的学习了,因此,教师会根据学习目标选择相应的图片、视频甚至实物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或者亲自体验。在KUD方式帮助下设定的学习目标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以职业类属性名词teacher为例:

在常规单词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关注teacher的音、形、意。那么我们现在尝试换个角度,用KUD模式来思考学习目标。

知道(Know):小学生能在不同情境中准确识别teacher这个词汇,能回忆出不同科目的teacher,能陈述出教师日常的工作行为,以及教师的特长,如“Mr. Li teaches is good at singing. He is our music teacher”。

理解(Understand):学生通过日常观察、照片呈现、视频等方式深入理解teacher这一职业的典型特点,如:“Ms. Zhang teaches us English. She is kind. She always sings English songs with us in English class.”

能做(Do):学生能在相应的情境中用简单的英语描述自己所熟悉的任课教师的职业基本特点,简单评价教师特长、性格特点等。如:“Ms. Wang is my art teacher. She draws pictures very well. She also likes singing and dancing. She always plays beautiful music when we draw pictures. She loves us and we love her, too.”

英语学习:学科核心素养下采用KUD模式设定学习以目标提升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通过KUD模式指导下的教学,teacher这个职业就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了。学生不但提升了语言能力,更加深了对这一职业的深层理解。

(2)在句式学习中提升KUD能力

以表达观点类“Its dangerous.”句式学习为例。人教版《英语》(新起点)四年级上册Unit 5 Safety Lets Check板块中有这样一个练习(见图2),这一板块旨在帮助学生练习“Its dangerous / safe.”这个句式。

在通常的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圈出危险行为的图片,并用“Its dangerous. ”来进行评价。再有些教学经验的教师会引领学生观察图片,回答:你看见了什么?他们在做什么?他们的行为怎样?下面让我们尝试用KUD模式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知道(Know):学生能回忆画面中常见场景、设施、交通工具、运动项目等相关词汇、短语及相关描述语句,学生能用已学知识对画面中的人和物进行简单的描述,如:“There is a beautiful park. Two girls are jumping rope. And two boys are swimming in the lake. Look, the boys are playing football there…”

理解(Understand):学生能识别出哪些行为是危险行为,能用适当的语言解释其危险的原因,如:“Dont play football in the street. Its dangerous. There are lots of people and cars.” 能重述这些行为在什么场景中可以做,什么场景中不可以做,如“Please play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

能做(Do):学生能用所学语言制止所看见的危险行为,并能提出合理建议,如:“Dont swim in the lake. Its dangerous. There is a sign there. You can swim in the swimming pool. Its safe. ”,還可以借助所学语言制作相关海报并在相应情境张贴,帮助别人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危险活动。

结语

从以上教学案例中可以看出,使用KUD模式来确定学习目标,能帮助学生打开学习视野,提高学生思维层级,从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同时更能有的放矢地提升学生语言学习能力。

笔者在本文中尝试应用“概念为本的学习模式”,即KUD模式确立学习目标,通过以上微片段呈现如何在词汇、单句、话题等学习中运用KUD模式工具。相信如果一线教师能坚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关注学生年龄特点,站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日积月累采用KUD模式对学生进行目标训练,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一定都会都得到很大提升。不过笔者接触KUD模式时间不长,经验欠缺,应用的范围也有限,今后会继续在句型、语篇等教学中进行尝试,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希望有兴趣的同仁加入实验的行列。

参考文献

程晓堂,赵思奇. 2016.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 课程?教材?教法,(5): 79—86

林恩·埃里克森, 洛伊斯·兰宁. 2003.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M]. 鲁效孔,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马利红. 2019. 英语学科素养内涵探析[J].基础外语教育, 21(02): 3—8, 108

吴树芳, 朱杰, 王梓懿. 2018. 浅析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J]. 教育现代化, 5(46): 22—23

袁乐. 2019. “i+1”理论对小学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启示 [J]. 海外英语,(12): 182—183

赵冬云,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课程与科研中心主任,中教高级英语教师。

李雨萱,首都师范大学大四学生。

以上有关英语学习:学科核心素养下采用KUD模式设定学习以目标提升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内容,来自《英语学习》杂志。

本文来自网络整理,不代表David英语学习网站立场,如若侵权,请联系博主!

本文标题:英语学习:学科核心素养下采用KUD模式设定学习以目标提升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联系我们

18721508948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2692003558@qq.com